“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秦腔文化,心非若遗协会于11月18日晚八点在一教307室举行秦腔文化交流分享活动。
传承实践部陈星圳同学上台与大家详细介绍秦腔文化。首先,他向参会成员展示了他为此次活动特意准备的秦腔文化短视频,令参会成员对秦腔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紧接着,他为成员们详细讲解了秦腔中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特点、演唱技巧与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且指出秦腔不仅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浑厚深沉的腔调,也有细腻柔和、缠绵悱恻、轻快活泼的特点。他希望大家可以对秦腔文化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最后,陈星圳同学分享了他对当下秦腔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秦腔文化在‘快餐式’的社会中是很难立足的。并且缺乏年轻的观众。对于当下的秦腔传承,除了尊重传统的秦腔艺术特点,我认为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推动秦腔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在响亮的掌声中结束。副主席范哲源上台总结发言,强调:“秦腔的魅力从不局限于那独特的旋律,更在于那坚韧不屈的精神传承。祝愿秦腔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学与艺术的殿堂中可以继续发扬广大。”
图文来源丨心非若遗协会
编辑丨张亦萌
校对丨李佳乐
审核丨李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