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岁月青蓝相续,七十五个春秋风华正茂!西安工商学院校庆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非遗田野调查。时逢十一国庆黄金周,心非若遗协会成员利用假期走进全国各地的非遗文化体验馆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考察活动。
浙江台州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2024年10月6日社团成员拍摄于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大门。
一踏入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玻璃艺术品,它们不仅仅是观赏品,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时间参杂着玻璃碎屑,诉说岁月未逝,繁华永存的韵味,每一件玻璃艺术品的清澈感,诠释着玻璃雕刻匠人“择一事终生”的执着。浙江台州玻璃雕刻技艺起源于清代末年,主要流行于路桥、海门和天台等地,是浙江省的一项独特的手工技艺。这项技艺在全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题材广泛,包括鸟兽、山水、人物和肖像等各个方面。它采用特殊的用刀章法,突出材料的内在美质,通过刀法的变化丰富玻璃造型语言,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开始我们先来到《玻璃书法长廊》看到了台州玻璃雕刻技艺的工艺流程复杂,涉及多达二十多道工序,在坚硬的玻璃表面上进行创作,需要高度的技巧和耐心。这项技艺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工匠们对材料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加工技术。这种直接的体验,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玻璃雕刻的魅力,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的心血和艺术灵感。
紧接着,我们参观《勇立潮头》这是吴子熊老先生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华诞创作,采用大型玻璃凸浮雕彩色雕刻。“家有山河锦绣,国有岁月芳华。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华灼灼,青衿奕奕,谈笑交织成梦与愿的旋律。在未来,心非若遗协会全体成员将继续情系非遗,踏歌四季,以初心和奋斗执笔,书写属于自己和中国非遗文化的奇迹。
随后,我们继续观赏到《青春浪漫幻想曲》。它是以现代,时尚,浪漫,幻想的手法,采用玻璃凹浮雕的立体雕刻效果,突出少女及整个海洋生物的千姿百态变化,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站在玻璃浮雕前,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我们沉浸在这美丽的艺术世界中。每一道刻痕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对人类的创造力充满了敬畏。
后来,我们将看到吴子熊老先生曾经制作玻璃工具,看着一把把工具不由感叹他们肩负着古老技艺的传承使命,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宛如孤独的行者。为了不让传统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他们倾其一生,默默坚守。
1949年10月1日,世界首张玻璃报纸在中国台州问世。这张报纸是艺术馆副馆长吴刚历时半年制作完成的。这是中国第一张用玻璃制作的报纸。传承之路,充满艰辛。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去钻研、去练习一门技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们却选择了慢下来,用耐心和执着去守护那些即将被遗忘的瑰宝。
最后,在看到《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图的那一刻让我们惊叹台州玻璃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台州玻璃雕刻技艺面临着适应新时代、活化焕新的挑战。尽管如此,新老非遗传承人正各自发力,使这项古老的技艺拥抱“当代美学”,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光发热。
本次西安工商学院心非若遗协会国庆假期举行艺术考察活动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它让我们见证了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度,更激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见证。
图文来源丨心非若遗协会
编辑丨张鱼跃
校对丨李佳乐
审核丨李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