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我与地坛》,便被书中那份沉静与厚重所震撼。史铁生用平实却充满力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地坛公园中的心路历程。他失去了双腿,但在这片古老的园林中,他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地坛,成了他思考、疗愈心灵的圣地。通过史铁生的文字,我们仿佛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深沉,感受到他在失落与重生之间的挣扎与领悟。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二、内容简介
21岁的史铁生,在最青春狂妄的年纪忽地残疾了双腿。于中年又得了严重的肾病,被禁锢在小小的轮椅中。面对苦痛,他悲愤过、挣扎过、绝望过。在地坛的沉思中,史铁生不单单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对整个时代、社会、人类存在进行了深刻思考。
他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幸,借助地坛这片净土,展开了一场与生命的对话。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面对苦难的勇气和信念。
三、经典语句
太阳,每时每刻都是落日,也都是旭日。当他平息着走下山去收尽凄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分布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拖延的最大坏处还不是耽误,而是会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苦难既然把我推到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奔跑行走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又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又开始怀念当初长褥疮的时候;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便又开始怀念起刚得尿毒症的时候。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
“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史铁生如是写到。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顺境中的得失,而在于逆境中的坚守与超越。他在地坛中的沉思,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探讨。这种超越个体的思考,让《我与地坛》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史铁生的文字,我们学会了在苦难中坚守希望,学会了在失落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史铁生个人经历的感动,更是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敬畏。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力量。
前不久的一档节目里,余华的一句“铁生不在了”,勾起大家的悲伤与惋惜。确实,先生已经过世很久,但他的文学作品,他这可爱而又灿烂的一生却也化作清风,轻抚人间的每处角落,激起点点涟漪。人生中那些悲欢离合,只有悲离落在了他身上,可他依旧写下合欢二字,那是对他自己的救赎。
图文来源丨心理健康中心
编辑丨杜心如
校对丨李佳乐
审核丨李璧茜